什么是激光電視?
現在電視就像手機一樣,屏幕也在一步步變大,但大屏電視可不像大屏手機那么便宜,一臺頂配的100寸液晶電視要賣到四五十萬。這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費得起的。
于是前幾年更便宜的投影儀開始搶占客廳,但畫質依然比不上液晶電視,這時候更先進的“激光”投影出現,改進了投影儀在畫質上的短板,以至于可以底氣十足的稱自己為“電視”。
那么激光電視是什么?
激光和投影儀都是通過投影機來呈現畫面,同屬于“投影”范疇,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距離,投影儀在投射100寸畫面時,至少要3.5米以上的距離,而激光電視只需要半米?;驹谕队皺C放在電視柜上就行,能做到這點主要歸功于反射式短焦投影原理,它采用DLP投影技術,激光打在透鏡上得到可用的平行光,
再經過RGB三色輪形成均勻的矩形光斑,接著來到激光電視的核心元器件DMD芯片上加工,最后通過投影鏡頭將影像投射到專用的抗光幕布上,這就是超短焦激光電視。
當然了激光電視的優勢并不只有安裝距離,畢竟很多高端投影儀也有超短焦技術,最主要的區別還是光源,投影儀大多使用超高壓汞燈,在一個充滿高壓氣體的燈管里,使得兩根相距1毫米的電極尖端產生高壓放電,從而激發氣體產生我們見到的投影光,如果這個氣體是汞蒸氣就叫“超高壓汞燈”,如果是疝氣就叫“疝氣燈”,很多電影放映機就會采用疝氣燈,它們都屬于高壓氣體放電光源,這種光源壽命較短,在5000小時左右,而且光源不穩定,超過2000小時后會出現亮度降低,色彩減淡等情況,需要定時維護。
新型LED投影的出現解決了壽命問題,它以發光二極管作為光源,功率極低,基本上接近白熾燈10%的能耗,無輻射、色域寬,能達到60000小時的壽命,可惜最大的短板還是不夠亮,一兩千流明已達上限,比起傳統投影儀動輒三四千的流明差距還是不小的。LED光源被稱為固態光源,同樣是固態光源的還有激光,它是一種利用激發態粒子在,受輻射作用下發光的一種光源,幾乎彌補了超高壓汞燈,和LED光源的所有缺點,亮度高、色彩好、能耗低、壽命長、體積小,因為采用激光半導體的形式,亮度可以自由增加,高的甚至可以達到上萬流明,比前兩者高出不止一個級別,傳統投影儀都會有擺放傾斜容易導致灰塵分布不均,最終造成炸燈的風險,而激光的密封性更高,具有更好的防塵性能,因此相對擁有比較自由的擺放角度。說了這么多原理,其實成像效果才是最重要的,激光電視的畫質相較于投影儀和液晶電視有什么不同呢,激光電視才用了和液晶電視同樣的亮度標準,能達到350~400尼特左右,還有上面說到的DMD芯片,除了內存等組件外,他還由數十萬片的微鏡片組成,它還由數十萬片的微鏡片組成,只有16X16毫米比頭發的直徑還小,每個微鏡片對應一個像素點,微鏡片越多,分辨率也就越高,加上激光顯示色域較寬,色彩覆蓋率可達90%,因此不管是在亮度、色彩等整體畫質方面,激光電視都會比傳統投影儀更好一些,再來是色域,高端的激光電視普遍都搭載了雙色激光,根據激光投射的原理,本來單色的激光要經過RGB色輪去投射,而雙色或者三色激光,本身就是自帶三原色作為光源,色域更廣,很多電影大片都要基于這三色域標準去制作,目前最高的色域標準是BT.2020,能夠覆蓋人眼可見光范圍的75.8%,這連旗艦級別的液晶電視也很難做到,所以理論上三色的激光電視效果最好,但是由于成本昂貴,真正的三色激光電視售價要到六七萬以上,但色域不能決定一切,色域高,也意味著調校難,如果調不準,還不如低一點。所以在色準方面,液晶電視多年的經驗積累還是有一定優勢的,總結下來單論畫質,液晶電視依然好于激光電視。
激光和投影用的都是漫反射原理,容易受外部光線影響,尤其是投影儀須在暗黑的環境下,才能獲得比較好的體驗,而液晶電視的背光技術是直接屏幕發光,幾乎不受任何環境光的影響,它的抗光性毫無疑問是三者中最強的,怎么看都清晰,但直接光也有缺點,長時間觀看相對更傷眼,激光電視因為同樣采用投影的漫反射原理,光線更為柔和,適合長時間觀看,同樣是投影,同樣有幕布,為什么激光電視就敢稱自己為“電視”呢,關鍵點就在于它的抗光性,只要搭配上專用的抗光屏幕,不僅可以有效的抵抗環境光干擾,讓投射的畫面盡量直接反射到人眼,一樣可以像電視那樣在光天化日下大放異彩。
那么激光電視的抗光屏有什么特別之處呢,先說說抗光屏的原理,首先抗光幕表面都有一個涂層來吸收光線,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地方,如果它吸收強光的話呢,那我們啥也看不見,激光就是強光。吸收弱光的話呢,大白天我們啥也看不清,那還抗個毛光,這時候激光電視的短焦投射原理幫了大忙,由于距離近,激光投影的光線和屏幕的夾角小,而其他外部光線大,抗光幕利用這點設計出獨特的抗光結構,將大于投射夾角的環境光反射到成像視角之外,只留下明亮、高對比度的畫面,但也正由于這點,我們在安裝時,需要嚴格按照它的規定角度擺放激光機的位置,選激光電視的抗光幕我們只需要看這四種就好,非涅爾硬幕、黑柵硬幕、金屬抗光屏和PVC軟幕,菲涅爾抗光幕表面有獨特的環形紋,能夠有效抵御上左右的環境光,只呈現激光機對準的下方圓心反射出來的光線,因此就觀看視角來說正中間最合適,其他比較偏的角度效果會差一些,可選面積最大在100寸上下,黑柵硬幕表面橫向布滿及其細微的棱鏡結構,上面用來吸收屏幕上放的光線,下面則用來接收投影的光線,最后通過這個棱形正面把畫面反射給我們,這種特別的結構設計,讓它的正面抗光性比菲涅爾要更好,可視角度也較大,且擁有最大150寸(需拼接)的面積可選,但是黑柵硬幕的色彩表現不如菲涅爾抗光幕,這兩種都有優劣勢,價格也差不多,下到三四千,上到一萬的都有,按觀看喜好選擇就好,金屬粒子抗光屏,是表面有用來折射光線的金屬粒子,這種獨特設計,把光線向各處反射,可視角度比前兩款廣,亮度要跟大,最高擁有150寸(需拼接)的面積可選,要說明一下這三種都是硬屏,不能折疊收納,也變相接近電視了吧。最后就是價格較低的PVC軟幕,這就是可收納的性價比之選了,激光和普通投影儀都能用,花一兩千就能買到,但抗光性比起前面兩種就差一些,在黑暗的環境才能呈現最佳效果,另外激光電視的超短焦投影,對投射面的平整度要極高,我個人的建議是,如果選了激光電視就一定要上硬屏。
激光電視為什么比大尺寸液晶電視便宜?普通的液晶電視,為什么100寸和85寸價格差別這么大,拿三星索尼這種較高品質的電視來說,85寸幾萬塊就能拿下,但是一旦上到100寸價格直接就飆到五六十萬,整整二十幾倍的差距,第一點就是我們忽略了這從數字上看起來很小差距,100寸的電視在數字上,好像沒比75寸、85寸、90寸大多少,但是在最直觀的顯示面積上可比85寸大了38%,比75寸大了78%。一塊屏幕占電視成本高達60%-70%。屏幕的生產主要依靠液晶玻璃基板,目前最新的8.5代玻璃基板,尺寸大概在2.2m*2.5m,可以切割成6塊55寸屏幕,但這個面板切割的良品率低,同樣是8.5代面板,目前的技術只能切割出一臺100寸的屏幕,再加上一做大屏必須配4K或者8K的分辨率才能達到最佳效果,所以成本又再次提高,這就是為什么液晶電視上到100寸這個閾值價格會高這么多的原因,說到底它是一個為大屏而生的物種,說到大屏就順便說一下電影院的投影機,我們知道現在很多電影院也是采用激光投影,它跟我們家用的激光電視又有什么區別呢。
影院激光投影,院級的激光放映機跟家用的不同,它采用的是最頂級的三色激光,而且是電影級純正的紅綠藍三色,圖像層次感更強,對比度高,同時還具有激光的最大優勢亮,可將原屏幕亮度提升3倍以上,但是它的功耗高最熱嚴重,很多激光放映室會配備專門的冷氣幫它散熱,另外,電影院搭配的幕布也不一樣,按材質來說分為定制的白幕、PVC張力幕、金屬幕和編制透聲幕布等等,白幕和PVC張力幕普通影院比較常見,金屬幕表面會添加金屬涂層,成本高、亮度也高,因為使用3D眼鏡看會降低亮度,所以金屬幕通常配合3D電影出現,編制透聲幕布就很好理解了,有些影院為了最佳的音響效果會在屏幕后也加增音響,透聲幕就是它的最佳搭檔,如果你走近看,就能看到幕布上的無數的傳聲小孔,當然了,現在也有幾種類型結合的幕布,比如既有高增益金屬涂層也能透聲的,但無論如何,這些幕布你都買不起,即使是最普通的定制白幕,技術和面積都是和家用的不是一個級別的,說回激光電視,總的來說,更大的尺寸,更便宜的價格,更廣的色域,是激光電視的優勢,更好的抗光性,更精準細膩的色彩調校,更好的畫質,是液晶電視的優勢,激光電視是不是未來的趨勢不知道,但就像手機一樣,大屏絕對是未來趨勢。